揭秘我国独特现象,四胞胎县名“lǐ县”,全国独此一家,背后的故事令人惊叹

保定 更新于:2025-07-16 01:13
  • 用户名8405429902173
    我国县中的“四胞胎”,四个县称呼一模一样,全国仅此一例

    你可能想不到,这四个“lǐ县”背后藏着四段截然不同的人生。先说河北保定的蠡县,这儿的历史能追溯到春秋时期。

    传说范蠡曾在此经商,西汉时设陆成县,东汉改称博陵县,唐朝又成了成鑫州,直到明朝才定下蠡县这个名字。当地人聊起自家县城,总爱说:“咱这蠡字,外地人十个有九个念错,但范蠡的故事一辈辈传下来,连村口的老槐树都知道。”

    湖南常德的澧县,农业那叫一个发达,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和优质棉基地。地势平坦,气候宜人,范仲淹的故乡就在这儿,有着“九澧门户”的美誉。

    走在澧县的街头,随便拉个当地人问问,都能给你讲讲澧水河畔的故事,哪家的米粉最地道,哪座老房子藏着百年历史。

    四川阿坝州的理县,地处青藏高原边缘,风景美得让人窒息。清朝之前,这里是杂谷土司的天下,乾隆年间设理番直隶厅,民国时为了缓和民族关系,才把“番”字去掉,成了理县。当地的藏族同胞说:“理县这名字,就像咱这儿的雪山,看着硬朗,里头藏着说不完的故事。”

    最有文化气息的要数甘肃陇南的礼县,这儿可是秦文化的发源地,出土过秦宫大墓,被认为是秦始皇祖先的陵园。

    最早这儿叫“李店”,后来觉得“李”字太俗,换成了“礼”,明代设县时才正式定名。礼县的博物馆里,件件文物都在诉说着秦人崛起的传奇,当地人说起这些,眼神里满是自豪。

    这四个县,虽说读音一样,可发展路子完全不同。蠡县靠着纺织业打出了名堂,澧县在农业上精耕细作,理县把旅游业搞得红红火火,礼县则深挖秦文化,搞起了特色文旅。有人说,这四个县就像四个性格迥异的兄弟,名字一样,人生却各有精彩。

    不过,同名也带来些小麻烦。快递员送快递时,得反复跟收件人确认是哪个“lǐ县”;外地人打电话,常常闹不清对方说的是哪个地方。但当地人倒觉得这是件挺有意思的事,逢人就说:“全国就咱这四个县叫‘lǐ县’,独一无二呢!”

  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